2021-12-250次瀏覽來源:網絡
差別化落戶政策陸續落地:搶人才還是搶人口?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了《關于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全國新一輪戶籍制度改革的大幕已然拉開。落戶上海申辦落戶人員年齡距法定退休年齡須五年以上。屬于國家認定的高層次人才或者具有特殊專長并為本市緊缺急需的海外高層次留學人員,年齡可適當放寬,但須由用人單位先向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上海市外國專家局)申報,經審核同意后受理。上海戶口若報入上海市直系親屬處,須附戶主的戶口本、戶主的房屋產權證、戶主同意入戶承諾書;戶口若報入用人單位的附集體戶口本地址首頁。中共中央總書記在會議上指出,戶籍制度改革要“因地制宜地實行差異化落戶政策”。在上述會議召開的第二天,被認為是“江蘇省內寬松戶籍政策”的《常州市戶籍準入和遷移管理規定》開始實施,其中所謂的“寬松”主要指的勞動力準入條件。同日,武漢針對高校畢業生也開始實行了“寬松落戶新政”。與前一輪多地進行的取消農業與非農業戶籍界限的戶籍改革不同的是,此輪戶籍改革更多瞄準了外來就業人員的落戶。而不同規模的城市對戶籍政策的調整也有不同,以實現差別化落戶。差別化落戶政策落地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的梳理,除北上廣等特大城市以外,多數地區對落戶對象和落戶條件都進行了調整。以常州為例,其將落戶對象擴展至所有外來從業人員,并降低落戶條件中的參保時間限制。按照常州的戶籍政策,大專以上學歷的外來就業人員落戶的參保時間由3年降低為2年,其他的則由10年降低到5年。而同處蘇南的無錫也從5月1日起實行新的《戶籍準入登記規定》,不僅調整放寬了3項外來務工人員落戶政策和放寬子女投靠落戶,而且增設了外商、港澳臺投資人員落戶政策,購房落戶門檻也從原來的70平方米降為60平方米。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得的數據顯示,無錫新政實行以來,落戶人數同比、環比增長均超過了。單純的放寬落戶標準似乎并非城市戶籍調整的目標,多個城市將戶籍改革與吸引人才相結合,希望通過戶籍改革調整戶籍人口的結構。浙江寧波在今年6月先后出臺《寧波市關于引進人才及家屬落戶實施意見》和《寧波新材料科技城引進人才及家屬落戶實施意見》兩個文件,通過戶籍登記管理創新,放寬了引進高層次人才及其家屬的落戶條件。山東菏澤則將“合法穩定住所和合法穩定職業”變為“合法穩定住所或合法穩定職業”,稱其調整是吸引人才的重要改革。而武漢的戶籍新政則對高校畢業生敞開了大門。調整后的政策在辦理落戶手續時只需“三項申請條件”:一是35歲以下的本科生,或者40歲以下的碩士生;二是在武漢有合法固定住所;第三項是簽有勞動合同并交了一年社保的企事業員工,或者自主創業的企業法人。據當地媒體報道,這項“寬松”的落戶政策僅僅實施10多天后,當地行政受理中心就已經受理了500多人遞交的申請材料。按照“控制特大城市、適度放開大中城市”的規劃,上海等地已然進行了戶籍政策的收緊。上海近期公布的應屆畢業生積分落戶政策的標準分已經確定為72分,比去年多了一分。“上海積分政策里每一分都是硬指標,提高一分就意味著刷下去一大批人。”一位當年畢業的碩士生說。而方面在年初也表示,進京指標也在進一步縮緊,并對大齡畢業生進行了嚴格控制。即便不是特大城市,諸多省會城市也在本省戶籍政策中實施了差別化的落口述性冷淡老公女下屬懷孕余姚網戶條件。此前,四川確定新型城鎮化建設任務時,明確提出“除成都外放開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戶籍限制”。2月,成都牽頭制定《全域成都城鄉居民自由遷徙服務管理辦法》,提出“嚴控中心城區、天府新區人口規模”。而遼寧則是在放寬投親落戶條件的同時,明確提出“除沈陽、大連以外”,意味著這兩個人口超500萬的城市仍比其他地市門檻稍高。從“搶人才”到“搶人口”?在多位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的學者看來,將戶籍政策傾向于人才的做法可能在未來幾年后會發生改變。上海社會科學院人口與發展研究所副所長周海旺認為,對于
二、三線城市來說,目前是“搶人才”,但過段時間就會開始“搶人口”了。上海戶口若報入上海市直系親屬處,須附戶主的戶口本、戶主的房屋產權證、戶主同意入戶承諾書;戶口若報入用人單位的附集體戶口本地址首頁。對于此前通過取消農業、非農業戶口的限制來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方式,周海旺則表示勞動力轉移和戶籍制度巴育獲泰王任命治國冷面應示威重點抓經濟改革其實并沒有直接關系。“戶籍主要是統計不同區域居住的常住人口數量,為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依據,所以目前主要的限制還是來自于不同區域之間的戶籍遷移。”周海旺說。而上海交通大學教授陸銘則認為向人才傾斜的政策并不利于城市的持續發展。他以上海為例,在他看來,目前上海短缺的恰是醫院護工、保姆、餐館服務員等不被列入高技術人才的勞動者。“大城市落戶的差異應當是進入城市的時間先后,然后參考繳納社保的標準,”陸銘說,“如果從地方發展的角度需要傾斜高技術人才,可以對他們的落戶時間適站長新功確認加智當放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