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20次瀏覽來源:網絡
上海居住證轉戶口新政有利居住地管理遷入“公共戶”不改待遇
根據新政,明年1月1日起,經上海市人保局、上海市教委等部門審核同意遷入上海市的人員,將停止落戶人才類“集體戶”。對因在滬無配偶、無直系親屬、無住房或所在單位未設立集體戶而確無落戶條件的上海市引進人才,可在本人實際居住地申請落戶“社區公共戶”。
對上述新政,上海市公安局人口辦副主任閻昭昨日接受了新聞晨報記者專訪,詳細解讀了新政出臺的背景、原因及相關執行細則。
閻昭還表示,新政策的出臺,最根本的目的是為了方便市民就近享受公共服務事項。落戶上海留學生落戶中介
新政有利居住地管理
新聞晨報:能否介紹一下此次落戶調整的出發點和背景?
閻昭:上海市人才類“集體戶”作為一項社會化管理服務項目,設立于上世紀90年代初,至今已經有20年。
上世紀90年代,由于上海需要引進全國各地乃至海外人才發展建設,為解決引進人才落戶問題,上海設置了人才類“集體戶”。當時作為一項服務保障措施,主要針對的是沒有配偶、沒有親屬、沒有住房的引進人才。但隨著時間推移,掛靠在人才類“集體戶”的人數不斷增加,而且落戶人員大多是人戶分離,一旦遇到婚嫁、出入境、購房等需求,都需要返回戶籍地派出所開具戶籍證明,多有不便。
上海推出了“公共戶”的便民服務措施,為確無落戶條件的人員提供落戶便利。留學生落戶中介而將人才類“集體戶”人員遷入“社區公共戶”,是公安機關推出的又一項便民服務措施,有利于實施居住地管理,方便市民就近享受公共服務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