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40次瀏覽來源:網絡
前天《上海觀察》刊登了在上海的外國人陽歌的文章,他說近上海落戶辦理程序簡化了、更容易了。一位讀者看完后認為,所謂的 ;變方便 ;至多是新聞亮點;對她來說,卻是大大的不便。而她自己辦理落戶的經歷,簡直不是一個 ;折騰 ;能概括的。
陰差陽錯的落戶
如果不是考慮孩子的讀書問題,我一定不愿意為了落戶去忙那些主動權完全不在自己手中的事。留學生落戶由公安機關戶政管理機構制作,用以記載和留存住戶人口的基本信息的法律文書。戶口是住戶和人口的總稱,計家為戶,計人為口。
2004年大學畢業,出國簽證被拒后到單位報到,已經錯過了當年的應屆生的落戶時間。按照當時的打分制,985高校畢業、中共黨員、畢業生的我,完全可以落戶。身邊聽說的,都為我感到惋惜。可當時的我,卻還渾然不覺,完全沒有意識到其中的利害。
應*屆畢業生網www.yjbys.com,幫助畢業生找到更適合的工作,YJBYS微信號[yjbys_com]
可一年多之后,辦理人才類落戶才知道,落戶有一個續辦的問題。1年或者多3年,就要續辦。這樣的續辦沒有信息提示,全靠自己長記性。而當時的我經常出差,腦子里也沒有這根筋,錯過了續辦的后期限,只能重新辦理。沒辦法,只能從家鄉、母校去調各種檔案和資料。
轉眼到了2010年,辦理落戶政策變了,口子越發收緊。留學生落戶政策把以“無血緣關系而居住在一起的人員”立戶,即由業緣關系共同居住在機關、團體、學校、企業、事業單位內部或公共宿舍的人而立戶的稱為集體戶,家庭戶是戶口管理中最主要的形式。那次辦完后,一起去辦理的人事感嘆,越來越難辦了,不過總算是后一次辦理了。因為在下一次到期之時,根據7年居轉戶的標準,總算可以直接排隊轉戶籍了。
開個證明有多難
盼星星盼月亮,我以為總算排上了 ;居轉戶 ;。于是去年11月份到來之前,我開始頻繁奔波于家鄉和上海居住地所在街道準備資料,其中包括無犯罪證明、婚姻證明、生育證明、獨生子女證明……但很多事情還是出人意料:一張簡單的無犯罪記錄證明,跑了好幾趟原籍找派出所軟磨硬泡才搞定,因為人家不知道你為什么要辦這個。
計劃生育證明也相當麻煩,為了開這個證明,家鄉當地的街道計生委甚至要求你先去做節育手術。又是一番邏輯加口才的較量,才讓居委大媽們明白,上海的居委會、計生委不是吃素的,生個二胎哪有那么容易。
再就是去稅務局拉稅單,因為要確保自己在過去N年,沒有漏繳稅記錄。上海海歸落戶辦理中國所獨有的一種人口管理方法。一個中國人出生后被要求選擇其父母中的一方的戶籍作為自己的戶籍,在就學、就業等也可以遷移戶口,但是有時地方政府會限制遷移的名額,以及征收高額城市增容費;因超生等原因也存在大量沒有戶口的人口。結果還真有!作為一名在一家單位兢兢業業工作了近10年的員工,竟然有一個月單位漏繳了。
再去查看過年3年的社保記錄。坑爹的的是,年年都是按照標準繳納的社保,偏偏在近一年 ;掉鏈子 ;之前一年休產假,單位把繳金標準減至原來的1/3,這就導致個人要通過另外一個渠道(中級職稱)辦理居轉戶。
辦事部門擠牙膏
經過這一番折騰,好不容易將一切材料都準備妥當,又被告知 ;持落戶滿7年 ;這一條中要扣除續辦等待的日期。萬萬沒想到,居轉戶的事情居然倒在了 ;臨門一腳 ;。也就是說,我的7年落戶因為某些審核方也無法說明的原因,里面還差1個月。意思是我必須再續辦落戶,然后才能接著辦轉戶籍的事情。
這對我意味著兩點:一是我之前花近兩個月上躥下跳辦的那些事全部都作廢了,因為諸如無犯罪記錄這樣的證明,都只有一兩個月有效期。一旦辦好落戶,為居轉戶的那些資料已然過期,又要重新辦理。
再回到落戶續辦的問題上。2013年7月之后,落戶辦理出了新政。對我來說,直接的變化是,從原來的單位人事可以幫忙辦理,變成了個人親力親為。面對這種種變化,我一再提醒自己:務必懷著一顆柔軟的心,去接受一切折騰。
果不其然,那些電話咨詢好的 ;準備哪些材料就行 ;到那里硬說 ;缺一個東西、回去補全了再來 ,規定的工作時間,但到了之后又被告知具體負責人正好開會學習去了。不能接受的,臨了到后,一個 ;就業登記 ;讓我的落戶續辦拖了兩個多月——
在材料遞交了大概1個多星期之后,我接到電話通知說要單位去辦理個人就業登記。從畢業至今,我在上海的同一家單位已經工作了9年多了,怎么會沒有就業登記之后咨詢單位人事,人事表示已經去辦了,可之前通知我的辦事人員,卻愣說查不到。作為個人,只有等待的份。
直到3個月后,我總算跟單位要到了能夠證明自己辦理了就業登記的材料復印件。社區中心看在我往返多次的份上,直接點擊了續辦,而不是重新辦理。因為在一連串的補資料和等待中,我提前一個月準備的資料已經變成了落戶續辦過期。
不得不說,只要辦過落戶的人,都很不明白,辦理機構為什么不能一次把事情講清楚,而是喜歡用擠牙膏的方式,一次只說一個不合格的地方,大多數的人總要在吃了多次閉門羹之后才能真正體會。
;被清零 ;的落戶
近我看到在滬美國人陽歌在《上海觀察》上,吐槽了中國機構的辦事效率后,點贊近落戶的辦理簡化了。但實際上,所謂的 ;變方便 ;至多是新聞亮點;對我來說,卻是大大的不便。
3年前通過單位辦好的落戶,是人才引進類落戶,辦完就是有積分的;現在自己費一番周折辦下來的落戶,則是外來務工人員的落戶。以我自己為例,拿到落戶后,還必須請求單位人事幫忙激活,才能將之前近10年的累積積分放到新卡中。否則,等于前功盡棄。
此外,據說新近7年居轉戶又增加了新難度。光一項連續7年交個稅就讓人傷透腦筋,那些跳槽換過公司的人,只要當中有間隔,時間計算會從一次連續交稅的日期重新算起。這等于說,只有7年在同一單位穩定工作的人才能做到。而我在上文也提及,作為一個在同一家單位本分工作了近10年的我,竟然也有一個月漏繳了,簡直欲哭無淚。
一想到在一座城市辛苦工作了10年,承受了這個城市的高房價高物價,卻偏偏得不到一個新上海人的身份,多少有點不甘。再考慮到自己的孩子也很可能因此不能和其他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內心的苦楚又多了幾分。